
“噫!好了!我中了!”一个光着一只脚、乱发披散的书生边跑边喊,还高兴地拍着手,神情激动配资公司平台,模样狼狈极了。随着他一边跑一边呼喊,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集市旁围观,但对这个疯癫的书生,他们已经不再用平常的目光看待他。
这位疯狂的书生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范进,他出自吴敬梓的《儒林外史》。一听到自己中举的消息,范进居然高兴得发疯。若是你以为他这么多年来苦心孤诣、风雨漂泊最终却与仕途无缘,那你可大错特错了!大家总是笑话他中举那一刻的疯狂,却鲜有人注意到,范进的后半生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转折。
范进出身贫寒,心中有着改变命运的雄心壮志。而当时,最直接的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通过科举考试。二十岁的范进怀揣着梦想,第一次走上了考场,充满了信心与激情,殊不知这条路将多么曲折坎坷。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摧垮他的决心,范进始终未曾放弃过。
展开剩余85%然而,三十多年过去了,范进的成绩却始终不见起色。他参加了二十多次考试,却依然连最基本的秀才都没能考上。每一次的失败,似乎都在暗示着放弃,但范进心中始终抱有一线希望,怎能甘心放弃三十年努力呢?
终于,在一次广州的院试中,范进遇到了他的贵人——考官周学道。周进同样出身寒微,他和范进有着相似的经历,尽管他已年近六十,却始终未能考中秀才,身边的学生早早都已出人头地,成了秀才,唯有他依旧名不见经传。周进因此备受冷眼嘲笑,连一个年轻秀才梅玖都敢在宴会上拿他的身份开玩笑,用一首宝塔诗讽刺他。
尽管遭遇羞辱,周进也只能默默忍受。一次偶然,周进路过贡院,回想自己多年来的痛苦,不禁情绪激动,泪如泉涌。正好有一群商人闻声赶来,了解了周进的遭遇后,他们深感同情,决定资助他,给他捐了个监生的名额,从此周进顺利跳过了院试,顺利成为举人。
运气终于转到了周进身上,他的人生开始了新篇章。后来,周进成为了广州院试的主考官,而他也正是在这次考试中,决定帮助范进,给他一个机会。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,范进顶着破旧的毡帽,冻得手不停发抖。周进看着他这副模样,不禁心生怜悯,想起自己当年的遭遇,决定伸出援手。
范进在写文章时,已经练就了一手好笔墨,写得飞快,交卷后便开始焦急地等待。周进先是看了他的文章一遍,眉头紧锁,觉得范进的文章杂乱无章,简直令人担忧,心里暗自想,自己能帮到他吗?然而,他又仔细读了第二遍,渐渐发现其中的独特之处,越读越觉得有意思,直至第三遍时,周进才彻底明白,这篇文章实在是非凡之作。范进凭借这篇文章一举成名,顺利考取了秀才。
不过,秀才对于范进来说不过是一个名号,他并没有因此激动太多,因为这还不足以改变他的人生地位。第二天,周进召来范进,告诉他他的文章已经过关,将来必定会有所成就。范进听后感激不已,连忙跪下感谢,心中充满了希望。
回到家,范进的家人听到他中举的消息,喜出望外。正准备庆祝时,岳父胡屠户从外面回来,手里还提着大肠和酒。胡屠户冷嘲热讽地说,这一切不过是因为自己积了德才让女儿嫁给范进,而范进才得以中秀才。面对岳父的挖苦,范进只能低声应对,心中充满了羞愧。
虽然范进终于有了“秀才”的身份,但由于他一直未能有稳定的收入,他依然需要依赖岳父来维持生计。范进甚至连考试的费用都要低声向胡屠户请求,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。
眼看乡试将至,范进的朋友们纷纷劝他一同前往考场,但范进缺乏足够的资金。无奈之下,他再次去找岳父借钱,然而胡屠户坚决不答应。胡屠户认为,这些钱给了范进也只会打水漂。范进心中失望,但仍决定冒险去借钱准备考试,最终偷偷前往了城里。
几天后,范进考完回家,却发现家里已经快没饭吃了,岳父胡屠户又开始对他大发雷霆。就在放榜的那一天,范进去集市上卖母鸡,心情沉重。忽然,几匹马的队伍和锣鼓声引来了人们的围观,范进的母亲听到消息,急忙让邻居去找他。邻居抢过范进的母鸡,急切地告诉他:“范相公,您中了!”范进以为是个玩笑,不以为意,直到回到家看到贴上的捷报,他才明白自己真的是中了举人。
兴奋之情让他一时晕厥过去,醒来后,竟然疯狂地冲了出去。正如一开始所描述的那样,范进的反应令人哭笑不得。范进疯了?周围的人都在讨论着如何让他恢复理智,甚至有人建议让他最害怕的岳父胡屠户去提醒他这一切是梦,或许范进就能清醒。
胡屠户急匆匆赶回家,见到范进这副模样,内心复杂,一边气愤,一边也意识到范进已经成了举人,自己不能再对他发火。于是,胡屠户带着酒气上前打了范进一巴掌,范进终于醒来,但他仍然有些恍惚,无法完全记得发生了什么。范进终于醒悟过来,但这场戏剧性的变化也说明了他命运的巨大反转。
很快,范进的母亲也因年老体弱去世,可能是为了支撑自己的儿子走到这一步,她一直未曾放松过自己。范进因母丧守孝三年,直到三年后才再次进京参加会试。命运似乎站在了范进这一边,在三十多年失败后,他终于一步步攀上了事业的高峰,顺利考取了进士。
范进的成功证明了科举制度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,但也揭示了这个制度的弊端和对个体灵魂的压迫。尽管范进最终取得了进士的资格,他的地位和成就也有了质的飞跃,但他的经历依然深刻反映了那个时代书生们的艰辛与无奈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悦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